挽张百熙联

学界启萌芽,忆曾作掾从公,杰育咸推文蜀郡;
幽忧成痼疾,不惜为人受过,抚时同哭贾长沙。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哀悼张百熙的,我们可以分成上下两部分来理解:

上联说的是张百熙在教育界的贡献:
- "学界启萌芽":他像园丁一样培育了教育界的幼苗,开创了新局面。
- "忆曾作掾从公":作者回忆曾经在张百熙手下工作过。
- "杰育咸推文蜀郡":大家都称赞他培养人才就像古代蜀郡(四川)重视文教一样出色。

下联讲的是张百熙的品格和遭遇:
- "幽忧成痼疾":他因为长期忧心国事而积劳成疾。
- "不惜为人受过":他甘愿替别人承担责任,很有担当。
- "抚时同哭贾长沙":作者感慨张百熙就像汉代贾谊(贾长沙)一样怀才不遇,令人痛惜。

全联通过三个亮点打动读者:
1. 用"教育园丁"和"替人受过"的比喻,让一个重视教育、有担当的形象跃然纸上。
2. "蜀郡文教""贾谊之痛"这两个历史典故,既赞美了他的功绩,又暗示了他的遗憾。
3. 作者通过亲身经历(曾经共事)的回忆,让哀悼之情更真实感人。

就像我们看到一位敬爱的老校长去世,既怀念他建设学校的功劳,又惋惜他为人正直却遭遇不公,这种真挚的追思很容易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