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悟道"的境界,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
第一句"尽现行此事"是说真正的智慧不在远方,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就像阳光洒在地上,道(真理)其实无处不在。
第二句"一段光明照天地"用阳光比喻悟道后的心境——内心通透明亮,能看清世间万物的本质。这种觉悟不是外在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光芒。
第三句"体用从来非自他"解释"道"的特性:它既是本体(存在的本质)也是作用(表现的形式),就像硬币的正反面不可分割。不需要区分"我的道"和"别人的道",真理是普遍存在的。
最后"何须更觅锥头利"最有趣:作者说我们没必要像找针尖那样刻意追求真理。就像为找一粒米翻遍整座山,其实真理就藏在眼前的生活里,弯腰就能捡到。
全诗的精髓在于:真正的智慧不需要刻意追求,放下执念,在日常中保持觉知,自然就能看见生命的光明。这种思想对现代人的启示是:与其焦虑地寻找人生答案,不如专注当下,答案自会显现。
释道宁
释道宁(一○五三~一一一三),俗姓王,歙溪(今安徽歙县)人。祝发蒋山泉禅师,依雪窦老良禅师。踰二年,遍历丛林,参诸名宿。晚至白莲,参五祖法演禅师,顿彻法源。徽宗大观中,住潭州开福寺。政和三年卒,年六十一。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法演禅师法嗣。《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一百三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