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长水大师墓雪作
同云四望暗,雨雪七日多。
祇树络珠缨,古塔起嵯峨。
南圃予旧业,庄严复如何。
蹑屐独自往,樵采蹊径讹。
鸟雀寂不喧,草木皆已皤。
前修有遗迹,长水窣堵波。
皓皓表梵行,行坚喻尸罗。
停立溯年岁,四百春秋过。
窃忝藐裔孙,扫除倚中阿。
运帚拂其上,寒风动松萝。
缭绕还再拂,弥天曜羲和。
清净本自然,斯言良不磨。
祇树络珠缨,古塔起嵯峨。
南圃予旧业,庄严复如何。
蹑屐独自往,樵采蹊径讹。
鸟雀寂不喧,草木皆已皤。
前修有遗迹,长水窣堵波。
皓皓表梵行,行坚喻尸罗。
停立溯年岁,四百春秋过。
窃忝藐裔孙,扫除倚中阿。
运帚拂其上,寒风动松萝。
缭绕还再拂,弥天曜羲和。
清净本自然,斯言良不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独自在雪天去扫墓的场景,充满了对先人的怀念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开头四句写大雪纷飞的景象:乌云密布,连续下了七天大雪。寺庙里的树木挂满冰凌,古塔在雪中显得更加巍峨。这里用"珠缨"比喻树枝上的冰挂,既形象又优美。
中间部分写扫墓过程:诗人踏着积雪,沿着模糊的小路独自前行。四周寂静无声,草木都被白雪覆盖。他来到先祖长水大师的墓塔前,想到先人高洁的品德就像这白雪一样纯净。诗人在这里驻足追思,感慨四百年时光飞逝。
最后写扫墓时的动作和感悟:作为后人,诗人在山腰认真地清扫墓塔。寒风吹动松枝,他反复拂拭积雪,直到阳光重新照耀。结尾点明主旨:清净本就是自然的本性,这个道理永远不会改变。
全诗通过雪中扫墓这个具体场景,表达了三个层次:
1. 对先人的敬仰:用白雪比喻先人高洁品格
2. 对时光的感慨:四百年沧桑变化
3. 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清净是自然的本性
诗人用质朴的语言,将扫墓这件平常事写得富有诗意和哲理。特别是"皓皓表梵行"这句,把白雪与佛教修行联系起来,既形象又深刻。结尾的感悟简单却发人深省,让整首诗从具体的扫墓场景升华到对生命本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