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尧山

旅舍窗穿漏残月,拥被难禁朔风烈。
未分曙色鸡始鸣,仆夫戒途催晓发。
试问前行何所之,云有尧山峰突兀。
纵横无人六十里,魑魅强梁戒仓卒。
畏途闻此骨已寒,托身蹇卫宁交睫。
东方残魄何希微,太白当空恣蓬勃。
忽然狐兔立如人,俄尔须眉冻成雪。
此时心死魂欲堕,身命已拚轻一掷。
岂知险阻本无多,顷刻曈昽晓光赤。
遥望炊烟五里余,草短霜乾乱行迹。
中宵噩梦忽然苏,前此忧危总冰释。
始信人言不足凭,直道自应无险厄。
丈夫但保坦荡心,地阔天空未忧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旅人在寒冬深夜赶路的惊险经历,最终发现恐惧源于内心而非现实,传递出"心宽路自平"的人生哲理。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启程的忐忑(前8句)
- 用"漏残月""朔风烈"等意象营造寒冷孤寂的氛围
- 仆人说前方有危险的尧山,让旅人未出发先胆寒
- "托身蹇卫宁交睫"生动展现骑着小毛驴不敢合眼的紧张

2. 夜路的恐惧(中间8句)
- 黎明前的黑暗最令人不安,把狐狸影子错看成人
- "须眉冻成雪"夸张描写寒冷,反映心理恐惧被放大
- "心死魂欲堕"是恐惧的顶点,像要豁出性命

3. 顿悟的豁达(后8句)
- 天亮后发现危险都是自己吓自己
- "中宵噩梦忽然苏"比喻恐惧像一场噩梦醒来
- 最后点明主旨:保持坦荡心胸,世间本无绝路

写作特色:
- 像恐怖片一样层层递进渲染气氛
- 用"狐兔立如人"等错觉描写心理活动
- 结尾转折巧妙,类似"柳暗花明"的效果

现实启示:
生活中很多"尧山"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就像走夜路总觉得背后有人。这首诗告诉我们:90%的恐惧来自未知,保持乐观就能发现"五里外就有炊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