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吴羌山谒织帘先生祠
言寻吴羌山,孤峰拔云起。
齐书名吴差,定复传讹耳。
并邑俯鳞鳞,石路蹑齿齿。
下有织帘居,清风被闾里。
先生值衰季,攘敚中所鄙。
老惟守遗经,殁但醊寒水。
荒祠傍社公,惜哉尘满几。
茂宰初下车,行将树逸轨(谓施明府)。
筑堂增高明,怀贤式浮靡。
我为歌神弦,再拜执笔俟。
齐书名吴差,定复传讹耳。
并邑俯鳞鳞,石路蹑齿齿。
下有织帘居,清风被闾里。
先生值衰季,攘敚中所鄙。
老惟守遗经,殁但醊寒水。
荒祠傍社公,惜哉尘满几。
茂宰初下车,行将树逸轨(谓施明府)。
筑堂增高明,怀贤式浮靡。
我为歌神弦,再拜执笔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吴羌山寻访织帘先生祠堂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清廉品格的推崇。
开头写诗人寻找吴羌山,看到孤峰高耸入云。"齐书名吴差"可能是说山名在史书中有不同记载,暗示历史记载常有讹误。接着描写山下城镇房屋密集如鱼鳞,石阶路像牙齿般整齐排列,用生动的比喻展现当地风貌。
中间部分聚焦织帘先生:这位生活在乱世的隐士,鄙视当时社会的争夺风气,晚年只守着古代经典过日子,死后祭祀简陋。现在他的祠堂荒废在土地庙旁,供桌积满灰尘,令人惋惜。这里通过对比先生生前的清高与身后的冷落,形成强烈反差。
最后写新上任的官员(施明府)打算重修祠堂、弘扬先贤精神。诗人为此写下祭神曲,恭敬地执笔等待,表现出对重建先贤祠堂的支持。全诗通过"织帘居""清风""遗经"等意象,塑造了一位安贫乐道、坚守节操的隐士形象,而结尾的祠堂重修暗示着对清廉传统的继承。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