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望后连日夜风甚不减前年而是日二儿书至(袁宏道评曰:谐语不失趣韵)
天寒地冻正霜宵,被冷风号入帐骄。
贳屋再经飘瓦尽,破炉重补买薪烧。
老牛脊坏堪驮鸟,小犊书来尚滞辽。
好买柴团蔘一搭,急鞭归马补虚劳⑴。
贳屋再经飘瓦尽,破炉重补买薪烧。
老牛脊坏堪驮鸟,小犊书来尚滞辽。
好买柴团蔘一搭,急鞭归马补虚劳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天寒地冻的夜晚,诗人生活困顿却苦中作乐的场景。
开头两句写实景:寒夜霜重,冷风呼啸着掀开帐子,直接写出生活的艰辛。但"入帐骄"这个拟人化的用词,让狂风显得像顽皮的孩子,透出幽默感。
中间四句用生活细节展现窘境:房子漏雨到瓦片都吹光了,破炉子修了又修,买不起柴火只能烧廉价燃料。老牛瘦得连鸟都能站在它背上,而小儿子从远方来信说还困在辽东。这些画面既心酸又滑稽,尤其是"老牛脊坏堪驮鸟"的夸张比喻,把贫困写得妙趣横生。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诗人决定买点人参补身体,还要快马加鞭赶回家。这看似突兀的结尾,其实是苦中作乐的典型表现——越是艰难越要自我安慰。买人参的"阔气"和实际贫困形成反差萌,马鞭"补虚劳"的想象更显出诗人的乐观精神。
全诗妙在把清贫生活写成了一出幽默剧,每句都在哭穷,但每句都透着豁达。就像现代人自嘲"吃土"一样,诗人用诙谐化解了生活的沉重,这种"穷开心"的态度正是作品的魅力所在。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