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瓜洲晚步田家

薄暮扣林扉,柴荆掩夕晖。
蔓长松叶暗,草盛豆苗稀。
寒犬迎人吠,昏鸦接翅飞。
客愁思伫立,舟子苦催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路过瓜洲农家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乡村黄昏的生动画面。

前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诗人轻轻敲响农家木门("薄暮扣林扉"),夕阳的余晖从柴门缝隙漏出("柴荆掩夕晖")。镜头转向菜地——松树下藤蔓疯长显得阴暗("蔓长松叶暗"),杂草丛生中豆苗稀稀拉拉("草盛豆苗稀"),这些细节暗示农家的清贫。

后四句转入动态描写:受惊的狗对着陌生人狂吠("寒犬迎人吠"),成群的乌鸦扑棱着翅膀归巢("昏鸦接翅飞"),这些声音和动作让黄昏更显寂寥。最后诗人站在暮色中发呆("客愁思伫立"),船夫却不断催促返程("舟子苦催归"),这种矛盾心理特别能引起共鸣——我们都有过被现实打断沉思的体验。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用"扣""掩""吠""飞"等动词让画面活起来;二是通过狗叫、鸦飞、船夫催促等声音营造氛围;三是结尾的"伫立"与"催归"形成强烈反差,把那种依依不舍又不得不走的惆怅表现得淋漓尽致。就像我们旅游时,常常被美景吸引得挪不动脚,但导游的哨声总在耳边响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