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眼看诸峰,白云开又集(见《能改斋漫录》卷八。)。

现代解析

这首短诗像一幅动态的山水小品,用最简练的笔触勾勒出耐人寻味的意境。

前句"醒眼看诸峰"中,"醒眼"二字很妙——可能是清晨刚睡醒的惺忪目光,也可能是看透世事后清醒的凝视。这种模糊感让读者自己代入:你可以想象是雨后初晴时,自己推开窗户看见群山;也可以理解为历经沧桑后,用通透的心态重新审视世界。

后句"白云开又集"把画面写活了:山间的云团时而散开露出青峰,时而聚拢遮住山色,像在玩捉迷藏。一个"又"字点出这是循环往复的动态景象,暗示着自然永恒的变化规律。云的开合之间,仿佛能看到时光的流动。

全诗短短十个字,却包含了三层对比:醒与睡的对比,山(恒定)与云(流动)的对比,开与合的对比。这种对立统一让简单的画面有了哲学深度——就像我们的生活,总是在清醒与迷茫间徘徊,在稳定与变化中前行。诗人不说破的留白,反而让每个读者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人生感悟。

陈贶

名或作况。五代时闽人。孤贫力学,苦思于诗。秉性恬淡,不乐仕进,居庐山近四十年,学者多师事之。南唐中主李璟闻其名,以币帛征,进止有度。献景阳宫怀古诗,中主称善,诏授江州士曹掾,固辞。乃赐粟帛遣归。卒年七十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