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湘兰挽歌词

黄金不惜教婵娟,歌舞于今乐少年。
月榭风台生蔓草,钿筝锦瑟化寒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繁华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用对比手法写出时光的无情。

前两句写过去:富豪们不惜重金培养歌姬舞女,少年们沉迷在歌舞享乐中。这里"婵娟"指美丽的女子,"不惜黄金"表现出当时人们挥霍金钱追求享乐的生活状态。

后两句写现在:当年赏月的亭台、乘风的楼阁,如今长满野草;曾经华贵的乐器,现在都成了冰冷的烟雾。通过"月榭风台"和"钿筝锦瑟"这些代表奢华的物品,与"蔓草"、"寒烟"的荒凉景象对比,突出时过境迁的凄凉。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强烈的今昔对比:昨日还是灯火辉煌、歌舞升平,转眼就变成荒草丛生、繁华散尽。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具体的场景变化,让读者自己感受到人生无常、富贵如烟的真理。这种用具体画面代替抽象说理的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