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述了一位坚守贞节的寡妇的故事,赞美了她对亡夫的忠贞和对孩子的无私付出。
首联"北溪高冢对桥门,节妇芳名万古存"点明了地点和主题。北溪边的高大坟墓正对着桥门,这位节妇的美名将永远流传。这里用"高冢"暗示寡妇的品德高尚。
颔联"暝目终酬同穴志,苦心曲尽抚孤恩"写寡妇的心愿。她死后终于实现了与丈夫同葬的愿望,活着时则费尽心思抚养孤儿。这两句展现了寡妇对爱情的忠贞和母爱的伟大。
颈联"寒烟蔓草无行迹,淡月梅花有断魂"用景物烘托气氛。荒凉的坟地长满野草,月光下梅花仿佛寄托着寡妇的哀思。这些意象营造出凄美的意境。
尾联"客子往来休濯足,溪流从此不曾浑"是诗人的劝诫。行人啊,别在这溪水里洗脚,因为溪水为纪念节妇而永远清澈。这里用溪水的清澈象征节妇纯洁的品格。
全诗通过描写景物、叙述故事、抒发情感,塑造了一位感人至深的节妇形象。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将忠贞、母爱这些美德生动地展现出来,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性的光辉。
张弼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