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沁州怀吴铜川通政
凌晨涉野流,㟏岈入涧口。
林深长木魈,堠古立土偶。
霜叶得红梨,风条惜黄柳。
岁物森怆怀,关山郁回首。
地闻叔向贤,村云徐绩后。
旧迹渺犹存,遗风啬而厚。
悬崖人散居,营窟老相守。
华榱及鼎肉,萧然此安有。
仁里铜川子,洁清吾所友。
夙欢结同心,离居念分手。
重为京雒游,然诺应无负。
独觉感异方,乡心乱已久。
林深长木魈,堠古立土偶。
霜叶得红梨,风条惜黄柳。
岁物森怆怀,关山郁回首。
地闻叔向贤,村云徐绩后。
旧迹渺犹存,遗风啬而厚。
悬崖人散居,营窟老相守。
华榱及鼎肉,萧然此安有。
仁里铜川子,洁清吾所友。
夙欢结同心,离居念分手。
重为京雒游,然诺应无负。
独觉感异方,乡心乱已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沁州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友人吴铜川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旅途见闻(前八句)
清晨走过野外的溪流,进入崎岖的山涧。深林中有古老的树精,路旁立着年代久远的土偶。经霜的梨叶变红,风中摇曳的柳条泛黄。这些秋天景象让人感到凄凉,回望关山更觉忧郁。这里用"树精""土偶"等意象营造出荒凉神秘的氛围,红梨黄柳的秋景则强化了孤独感。
2. 怀古思贤(中间六句)
提到当地历史上叔向(春秋贤臣)和徐绩(唐代名将)的遗迹,虽然具体痕迹已模糊,但淳朴民风依然留存。悬崖边散落着民居,老人仍住在窑洞里,这里看不到华丽的房屋和丰盛的食物。通过古今对比,展现了对淳朴民风的赞赏。
3. 思念友人(最后八句)
直接表达对友人吴铜川的思念,称赞他品格高洁。回忆往日的欢聚,感慨如今分离。虽然即将重游京城,但承诺不会忘记友情。最后两句特别动人:独在异乡倍感孤独,思乡之情早已萦绕心头。这里"乡心乱已久"五个字,把游子心绪写得真切感人。
全诗特点:
- 画面感强:从山涧秋景到悬崖民居,像一组电影镜头
- 情感真挚:对友情的珍重和思乡的愁绪都发自内心
- 对比手法:用古迹与现状、京城繁华与山村简朴形成对照
- 语言质朴:不用生僻典故,像"霜叶得红梨"这样通俗又生动的句子很多
最打动人心的还是最后流露的游子情怀,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和"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的友情眷恋,至今仍能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