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很现实的道理:人老了要安分守己,别瞎折腾。
前两句说"男人到了七十八岁(也有版本说十七八岁),就别让他整天在街上瞎晃悠"。这里年龄的差异可能是版本传抄错误,但核心意思是一样的——人到了一定岁数(无论老少),都不该在外面游手好闲。
后两句直接点明原因:这样的人在外面要么干坏事("行奸盗"),要么就是聚众赌博("榻蒲"是古代一种赌博游戏)。诗人用"相构"这个词很生动,意思是这种人碰在一起准没好事,就像现在说"混在一起准闯祸"。
全诗像长辈的严厉告诫,语气直白带点讽刺。它揭示了一个古今相通的社会现象:无所事事的人容易走上歪路。诗人不是在单纯说教,而是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把观察到的社会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来。这种接地气的警示,放在今天提醒年轻人别当街溜子、提醒老人别被诈骗,依然很适用。
王梵志
卫州黎阳人。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