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矶望开平王战处

咫尺江陵王气浮,东南根本治扬州?
关中早劝高皇定,河内先从世祖求。
狐鼠依山还背水,将军破釜更沈舟。
只今寂寞长干路,杨柳蒹葭满目愁。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站在采石矶(长江边的一处历史战场),遥想当年开平王常遇春在此大战的场景,抒发历史沧桑的感慨。

前四句讲战略布局:
"江陵王气"指朱元璋的势力,"东南根本治扬州"是说当时朱元璋集团把扬州作为东南根据地。但作者认为战略重心应该放在西北("关中"指陕西一带),早点拿下长安地区;或者学习汉光武帝刘秀,先拿下河内地区(河南北部)。这里暗含对朱元璋战略的委婉批评。

中间两句写战场豪情:
"狐鼠"比喻元朝残兵败将,他们背靠山面临水做困兽之斗。而常遇春将军(开平王)则效仿项羽"破釜沉舟",展现决一死战的霸气。这两句战场描写形成强烈对比。

最后两句回到现实:
当年浴血奋战的长干路(南京古地名),如今只剩杨柳芦苇在秋风中萧瑟。通过今昔对比,表达"英雄已逝,空留遗迹"的怅惘。那满目愁绪的蒹葭(芦苇),既是实景描写,也是作者怀古之情的投射。

全诗妙在把地理战略、历史典故、战场画面和眼前景物自然融合,既有金戈铁马的壮阔,又有物是人非的苍凉,读来令人既振奋又感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