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参议宋与道奉祠归崇安里中赋此以别
忆昔岁丙寅,束书从吾翁。驱车服岭南,弭节湟江东。
湟江地僻左,穷年少过从。邂逅倾盖友,一笑蛮烟空。
秋水泛孤艇,春郊支短筇。琴书适有馀,酬唱写不供。
岂惟吾曹欢,固足愉亲容。日月遽如许,于今再星终。
中间亦会面,别去复转蓬。归来洞庭野,乃此相迎逢。
回首叹风树,欲语悲填胸。爱君坚忍姿,凛凛霜后松。
徐公真有常,意味与曩同。而我学不进,长大加愚蠢。
幸蒙故人惠,苦语相磨砻。梅霖涨宿潦,行李何匆匆。
自云洞庭乐,远胜千户封。将儿更抱孙,綵衣映谖丛。
搜奇萃图刻,考古罗彝钟。知君颇挟此,讵信诗能穷。
同里有佳人,抱独环堵中。未妨閒暇日,更共讨论功。
它时有新得,为寄冥飞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栻送别好友宋与道归乡时所作,用平实的语言回忆友情、感叹时光,充满温暖的人情味。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回忆往昔(开头到"固足愉亲容") 诗人回忆12年前(丙寅年)跟随父亲去岭南湟江(今广东连江)时,在偏僻之地结识宋与道的场景。那时他们一起划船秋游、拄竹杖春游,弹琴读书、写诗唱和,不仅自己快乐,也让长辈感到欣慰。这段描写像老照片一样,展现了两个年轻人纯粹的友谊。
2. 时光感慨("日月遽如许"到"苦语相磨砻") 转眼十二年过去,诗人感叹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虽然中间见过面,但聚少离多。如今在洞庭湖畔重逢,却已物是人非("叹风树"暗指父母去世)。诗人特别赞赏宋与道如霜后青松般坚韧的品格,也惭愧自己这些年学问没有长进,感谢老友直言相劝。
3. 临别赠言("梅霖涨宿潦"到结尾) 描写送别场景:在绵绵梅雨中,宋与道带着简单行李启程归乡。诗人想象朋友回到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后的生活——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研究金石古籍的雅趣,并期待他继续与同乡才子切磋学问。"冥飞鸿"的比喻,寄托着"日后有新作要寄给我"的约定。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像聊天一样娓娓道来,没有华丽辞藻,却能让人看到两个文人几十年的真挚友谊 - 通过划船、踏春等生活细节,展现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 对时光流逝的感叹特别真实,比如"长大加愚蠢"的自嘲,很容易引起现代人共鸣 - 最后对友人退休生活的想象,充满理解与祝福,体现中国传统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
诗中"穷年少过从"(贫穷时少有往来)、"凛凛霜后松"等描写,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和人格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