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清夜哦诗对月明。
诗魂偏向月边清。
欲成小梦还惊破,无柰洋河聒枕声。
红日晓,碧天晴。
风沙扑面过鸡鸣。
漯阳川里鱼龙混,四海青山拱一城。

现代解析

这首《鹧鸪天》描绘了一个从月夜到清晨的生动画面,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

上阕写夜晚:诗人在清冷的月光下吟诗,感觉自己的诗魂和月光一样纯净。想睡个短觉却被洋河的流水声吵醒,"聒枕声"用得很形象,仿佛河水在枕头边吵闹。这里既有对诗意的追求,又有被现实打扰的小烦恼。

下阕转写白天:红日初升、碧空如洗的清晨,风沙扑面而来,鸡鸣声响起。最后两句最有意思——"漯阳川里鱼龙混"说这地方各色人等混杂,就像鱼和龙混在一起;"四海青山拱一城"则用夸张手法,仿佛全天下的青山都来朝拜这座城,突显了城池的气势。

全诗用对比手法:夜晚的静谧与白天的喧嚣,个人的诗意世界与嘈杂的现实环境,小我的烦恼与城池的宏大,形成有趣的反差。语言生动直白,像"风沙扑面""鱼龙混"这样的描写,让读者能立刻在脑海中形成画面。

刘秉忠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