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孤独老人的晚年心境,用非常生活化的画面表达了对老友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慨。
前两句直接点明主题:老人独自隐居,常常因为离群索居而想念朋友们。"行歌独隐沦"用了一个很生动的画面——老人一边走路一边唱歌,看似潇洒,实则孤独。
中间四句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烘托孤独感:
- 明明知道秋天的月色很美,却因为听不到熟悉的鸡叫声而感到失落(鸡声可能象征乡村生活的热闹)
- 风吹得满头白发凌乱,站在天地间思绪万千。这里"风沙"不一定指真的沙尘,更像是比喻岁月的痕迹
最后两句最打动人心:老朋友就像被秋水隔开那样遥远,老人多次站在高处望着晚霞想念他们。"暮云"这个意象特别好,既指傍晚的云彩,也暗示人生的晚年。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鸡声""暮云"等普通事物表达深沉情感
2. 通过"走唱""望云"等动作描写,让孤独形象更鲜活
3. 秋月与鸡鸣、风沙与思绪的对比,展现老人矛盾的心理
4. 最后用"隔秋水"的比喻,把无形的思念变成有形的画面
这种对老友的思念,其实也是对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晚年孤独的写照,很容易引起共鸣。
吴景奎
(1292—1355)婺州兰溪人,字文可。七岁力学如成人,年十三为乡正。刘贞为浙东宪府掾,辟为从事,后荐署兴化路儒学录,以母老辞不就。博学,尤善为诗,词句清丽,有唐人风。有《药房樵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