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奢侈浪费终将化为泡影。
前两句讲的是历史故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各国的珍宝都运到首都,建造了豪华的宫殿(阿房宫)供自己享乐。"辇运"就是用车子拉,"舞殿歌台"就是开派对的地方。
后两句来了个大转折:当年那些金银珠宝、豪华建筑现在去哪儿了?人们只看到阿房宫烧毁后留下的满地灰烬。这里用"金块珠砾"和"满地灰"形成强烈对比。
诗人想告诉我们:再辉煌的财富、再奢华的享受,最终都会烟消云散。就像现在的富豪炫富、挥霍无度,到头来可能一场空。这首诗用阿房宫的例子给所有人敲警钟,提醒人们不要沉迷物质享受,很有现实意义。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