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斋孤寂时曹以新王百谷黄道元方子公见过有赋

宦向清时懒,囊添旧日贫。
琴孤行赠客,鹤惯不疑人。
怕死归婆子,休官谢鬼神。
寒云流日影,震气赤鳞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贫懒散的官员在孤独生活中的心境,以及朋友来访时的温暖场景。

1. 开篇点题
- “宦向清时懒,囊添旧日贫”——诗人说自己当官时就很懒散,如今更是穷得叮当响。这里的“清时”指太平年代,但他却无心追求功名,反而越来越穷。

2. 孤独与陪伴
- “琴孤行赠客,鹤惯不疑人”——他平时孤独,连琴都显得寂寞,但朋友来访时,他慷慨赠琴;家里养的鹤也习惯了与人亲近,不怕生。这两句既写孤独,又写友情带来的慰藉。

3. 看淡生死与官场
- “怕死归婆子,休官谢鬼神”——他调侃自己怕死,所以把后事托付给老婆(“婆子”);又因为厌倦官场,干脆辞官,连鬼神都懒得拜了。这两句带着自嘲,也透露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4. 结尾的苍凉与壮阔
- “寒云流日影,震气赤鳞鳞”——寒云遮日,天色阴沉,但云缝中透出的阳光像赤红的鳞片,给人一种苍凉又震撼的感觉。这里既写自然景象,也暗喻诗人复杂的心境——孤独中仍有坚韧和生命力。

全诗精髓
诗人用平淡幽默的语言,写出了一个穷官的生活状态——懒散、孤独、穷困,但他并不悲叹,反而在自嘲中透出豁达。朋友来访让他感到温暖,而自然景象的壮阔又暗示他内心的超脱。整首诗既有生活气息,又有哲理意味,让人感受到一种“穷且益坚”的洒脱精神。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