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归隐田园生活的景象和心境。下面我试着用现代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首先,诗人描绘了“咫尺天关隔,丹心空上书”,这里的“咫尺天关”可能指的是朝廷或权力中心,而“丹心空上书”则表达了诗人虽然心怀忠诚,但觉得自己的努力和抱负像石沉大海,无法实现。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失落。
接着,“便随迁客返,还就野人居”,这里的“迁客”可能指的是被贬官的人,诗人表示自己愿意随这些人一样归隐田园,回到简朴的乡村生活。这表现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在“竹里烟喧雀,溪头沙泛鱼”这句中,诗人用自然景物来描绘乡村的宁静与生机。竹林里传来鸟鸣,溪水边沙地上游动着鱼儿,这种和谐美好的景象,让诗人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飞泉观物性,俯仰自舒徐”,诗人通过观赏飞泉,领悟到自然的道理,体会到万物皆有性,人生也应顺应自然。在诗人的心中,这种境界使他感到自在和舒心。
总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内心世界,传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其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宁静、美好和哲理。
陈绍年
陈绍年,东阳(今属浙江)人。孝宗时以布衣上书论时事,不报。归隐西明洞,与陈亮往还讲学。有《西明集》,已佚。事见清道光《东阳县志》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