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秋壑玉枕兰亭

元相胡椒八百斛,贾相兰亭八百匣。
权倖虽同嗜好殊,簿录当时有常法。
褚书缩本三摩挲,名以玉枕珍无过。
援兵不救吕文焕,武爵翻酬王用和。
犹传石刻风流在,蟋蟀堂空长秋菜。
眼见神龙第一奁,与此沧桑阅人代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位权贵的不同收藏癖好,讽刺了南宋末年权贵们只顾享乐、不顾国家危亡的荒唐行径。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元朝宰相家里囤积了八百斛胡椒(古代奢侈品),而南宋权臣贾似道则收藏了八百匣《兰亭序》拓本。虽然都是贪腐行为,但两人的收藏癖好截然不同。这里用"胡椒"和"兰亭"这两个典型物品,生动展现了权贵们奢靡的生活。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贾似道的收藏:他整天把玩褚遂良缩写的《兰亭序》拓本(玉枕兰亭),却对前线战事漠不关心。当襄阳守将吕文焕求援时,他置之不理;反而把军功爵位赏赐给拍马屁的王用和。这里通过具体事例,揭露了贾似道祸国殃民的真面目。

最后四句写历史沧桑:如今贾似道的蟋蟀堂(他斗蟋蟀享乐的地方)早已荒芜,长满野菜。但那些石刻拓本却流传下来,见证着历史的变迁。结尾用文物见证兴衰的写法,暗示这些权贵终将被历史唾弃,只有文化瑰宝能穿越时空。

全诗用具体事例和生动比喻,将历史批判融入文物描写中,既有讽刺力度,又充满历史沧桑感。通过权贵的个人癖好这个小切口,反映了南宋灭亡的大悲剧。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