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

大堤河水向东流,杨柳芙蓉映画楼。
几度洛城回首望,最怜山色似扬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动人。

首句“大堤河水向东流”用简单的语言勾勒出河流的走向,暗含时光流逝的意味。河水东流是自然规律,也暗示诗人对过往的追忆。

第二句“杨柳芙蓉映画楼”像一幅色彩明丽的水彩画:垂柳的嫩绿、荷花的粉红与精致的楼阁倒映在水中,三种意象叠加出典型的江南景致。“映”字让画面活了起来,水面成了天然的画布。

后两句转入抒情。“几度洛城回首望”中的“几度”表明诗人多次回望,透露出对这座城市的深厚感情。最妙的是结尾“最怜山色似扬州”,诗人不说洛城多美,而说它的山色像扬州——这个比喻一下子激活了读者的联想。扬州在古诗中常代表极致的美景,这样的比较既含蓄又巧妙,让人自然联想到“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意境。

全诗通过流动的河水、摇曳的柳荷、似曾相识的山色,传递出诗人对洛城风光的眷恋。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似曾相识”的微妙感受——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某个陌生地方的景色,突然让我们想起记忆中最美的那个地方。诗人捕捉的正是这种跨越时空的审美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