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无奈之间的矛盾心境。
前两句"心期极乐三千界,世事怀安二十年"是说:我心里一直向往着佛教描绘的极乐世界(三千界指佛教中的广阔世界),但在现实生活里,却已经在怀安这个地方平淡地生活了二十年。这里用"极乐世界"代表理想中的美好境界,而"怀安"则象征着平凡的现实生活。
后两句"顾我未能从学道,祇将寂寞当幽禅"意思是:回头看自己,虽然没能真正追随佛法修行,却把日常的寂寞生活当作一种安静的禅修。这里透露出一种自我安慰的心态,虽然无法完全实现理想,但能在平凡中找到些许精神寄托。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对比手法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2. 表达了现代人常见的"心向远方却困于现实"的矛盾心理
3. 最后找到了一种折中的生活智慧 - 在平凡中寻找精神慰藉
4. 语言朴实却意味深长,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诗人没有用华丽辞藻,而是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道出了很多人都有的人生感悟,这种真实感正是打动人的地方。
陈宓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