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送王元美四绝其三

春风千队簇芙蓉,白马长驱似白龙。
君到榆关歌出塞,万家明月泣胡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边关送别场景,充满豪情与苍凉。

前两句"春风千队簇芙蓉,白马长驱似白龙"用生动的比喻展现送行场面:春风中,成千上万的将士簇拥着(芙蓉比喻衣着华丽的队伍),将军骑着白马疾驰而去,像一条白龙般威武。这里用"芙蓉"形容队伍的华美,用"白龙"比喻将军的英姿,画面感很强。

后两句"君到榆关歌出塞,万家明月泣胡烽"转向抒情:等你到了边关榆林,唱着出塞的战歌时,千家万户都会在明月下为边关的烽火哭泣。这里"歌出塞"表现将士的豪迈,"泣胡烽"则暗示战争的残酷,明月下千家哭泣的画面既壮美又悲凉。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将出征的豪壮与战争的悲凉融为一体:前两句写送行的壮观,后两句写战争的代价;前段是动态的行军画面,后段是静态的月夜场景。这种对比让诗歌既有英雄气概,又饱含对和平的渴望,展现了边塞诗特有的豪迈与深沉。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