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颐庵先生秋兴

秋宵群动息,风景有馀清。
暗露梧边堕,流泉竹下鸣。
兴来忘宿疾,诗就总閒情。
此际衿如洗,忧思何处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夜,表达了诗人沉浸自然、忘却烦恼的闲适心境。

前两句写秋夜万籁俱寂,风景格外清爽。诗人用"群动息"(所有声响都安静下来)和"馀清"(残留的清爽)营造出夜晚特有的静谧氛围。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梧桐叶上悄悄滴落的露水、竹林下潺潺的流水声,这些细微的自然声响反而让夜晚更显宁静。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连旧疾都暂时忘却,写诗纯粹是为了抒发闲情逸致。这里"宿疾"既可能指身体疾病,也可理解为心中的烦忧。

最后两句是情感的升华:此刻内心像被洗净一般,所有的忧愁都消失无踪。"衿如洗"这个比喻非常生动,把心灵被自然净化后的通透感形象地表现出来。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诗人通过捕捉露滴、泉鸣这些细微的自然声响,展现出内心与外界和谐的共鸣。这种"以动衬静"的手法,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秋夜的宁静之美,以及人与自然交融时那种纯粹的快乐。诗中没有任何宏大叙事,只是平淡地记录了一个秋夜的感受,却传递出超越时空的生活智慧——当我们真正静下心来感受自然时,所有的烦恼都会暂时消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