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谷边词 其二

风吹乾草没沙泥,齧草奔风马自蹄。
却问骆驼何处去,大酋随猎未曾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游牧生活的生动画面,语言直白却充满力量感。

前两句用动态镜头展现草原景象:干枯的野草被风吹得贴着沙地("没沙泥"),战马逆着风啃食野草,马蹄不停刨动地面。两个"风"字重复使用,让人仿佛听见呼啸的风声,感受到草原的粗犷。马儿逆风吃草的细节特别真实,显示出边塞生存的不易。

后两句笔锋一转,用对话形式带出人物:有人询问骆驼的去向,得到的回答是部落首领带着猎队还没回来。这里的"大酋"不是严肃的称呼,更像是牧民对首领随意的俗称,显得生活化。骆驼的缺席暗示着整个部落的男丁都外出打猎了,留下的人正在等待他们归来。

全诗妙在没有直接写人,却通过"问骆驼"这个生活细节,把游牧民族集体狩猎、留守等待的生活状态自然呈现出来。就像用几个快照镜头,把边塞的风、马、骆驼和人的关系拍成了一部微型纪录片,让人看到草原上坚韧而充满生机的生活图景。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