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余在翁岛与张鲵渊、吴峦徲、朱闻玄诸先辈从游,一时情文宛然在目。今三君皆以国难殉,而余在行间,犹偷视息。然蹙蹙靡骋,盖不胜兴废存亡之感矣(癸巳)

年来洒泪看桑田,陶、谢风流已尽捐!
伊昔几人陪后乘,我今何处竞先鞭!
未消肝胆堪许托,无恙须眉祗自怜!
转觉诸君真羽化,夜台杖履亦珊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一位老人在回忆往事时写下的感慨,充满了对逝去友人和动荡时代的哀伤。

开头两句"近年来我含泪看着家乡变化,当年陶渊明、谢灵运那样的文人风骨已经消失殆尽",用"桑田"比喻世事变迁,表达了对文化传统衰落的痛心。

中间四句回忆往事:"当年我们几个好友常一起出游,如今我孤身一人该去哪里争强好胜?虽然我的肝胆(指志向)仍在,但空有这把年纪只能顾影自怜。"这里用"竞先鞭"的典故,暗指自己虽然活着却已失去方向。

最后两句最为沉痛:"反而觉得逝去的朋友们真的羽化登仙了,想象他们在九泉之下拄着拐杖漫步,衣袂飘飘的样子。"用"羽化"形容友人离世,既美化又伤感,反衬出活着的人更显凄凉。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三种痛苦:一是好友殉国的悲痛,二是自己苟活的愧疚,三是时代巨变的无奈。老人用平实的语言,把对逝者的怀念、对自身的感慨和对时代的观察融为一体,读来令人动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