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嘉坡杂诗十二首 其四 (光绪十七年至二十年作)

王屋沈沈者,群官剑佩磨。
开衙尊鸟了,检历籍娄罗。
巢幕红鹰集,街弹白鹭多。
独无关吏暴,来去莫谁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新加坡的城市景象和官场生活,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当时的市井风情和官府运作的一角。下面逐句分析,帮助理解诗的意境和内涵:

1. 王屋沈沈者,群官剑佩磨。
- 这句描述的是官府的庄严与肃穆。新加坡的繁华城市如同深沉的王屋(比喻城市),这里的官员们佩戴着象征权力的剑佩,在衙门里忙碌。这里通过“剑佩磨”形象地描绘出官员们为公务而忙碌的样子,展现了官场的繁忙和秩序。

2. 开衙尊鸟了,检历籍娄罗。
- 这里的“开衙”指的是官府开堂办公,而“尊鸟了”是官场的一种礼节,意指对上级的尊重和遵守。紧接着“检历籍娄罗”描述了官员们在忙碌中检查日历和官籍档案。这一句用简单的动作和场景描绘,让人感受到官场的日常运作,以及官员们对于公事的认真态度。

3. 巢幕红鹰集,街弹白鹭多。
- 这两句描绘了市井之中的生动景象。“巢幕红鹰集”形象地描绘了红鹰在屋顶上盘旋栖息的画面,暗示城市的稳定与繁荣。而“街弹白鹭多”则通过“白鹭”这种鸟类的众多来反映街头巷尾的宁静与美好,反映了新加坡城市的宁静和谐。

4. 独无关吏暴,来去莫谁何。
- 这句点明了诗人的观点,即官员们的行为规范,没有暴政现象,大家各行其是。最后一句“来去莫谁何”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秩序井然的欣慰和对民众自由生活的羡慕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官场的繁忙、市井的宁静和繁华,以及对社会秩序的认同,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新加坡社会的观察和评价,既有对繁忙官场的礼赞,也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