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朔日发怀化驿舆丁甚速行三十里至板桥塘天始曙 其二

双溪水绕一山流,溪上冥濛薄雾收。
睡起不知云弄采,错疑天半有朱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山间行旅的生动画面,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趣味。

前两句"双溪水绕一山流,溪上冥濛薄雾收"像用手机拍下的风景照:两条小溪环抱青山流淌,水面上的薄雾正在慢慢散去。这里用"绕"字让溪水显得很活泼,而"收"字则让晨雾的消散过程变得可视化了。

后两句特别有意思,写诗人睡醒时的错觉:"睡起不知云弄采,错疑天半有朱楼"。诗人刚睡醒迷迷糊糊,看到被朝阳染红的云彩,还以为是半空中出现了红色楼阁。这个误会既展现了清晨云霞的绚烂,又透露出诗人刚睡醒时的懵懂状态,读来让人会心一笑。

整首诗妙在把普通的晨景写得如此灵动,尤其是最后那个美丽的误会,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神奇,又流露出诗人孩童般的天真。这种将生活小细节写得趣味盎然的笔法,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