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宋蓉庵在山阴相遇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才华的赞美和对知音相逢的喜悦。
首联"词赋千秋让楚骚,祇今侍从说枚皋":开篇就夸赞宋蓉庵的文采,说他的诗词足以与屈原的《楚辞》相媲美,如今在文人圈子里,大家都在谈论他的才华就像当年人们谈论才子枚皋一样。这里用历史名人作比,突出友人的杰出文采。
颔联"帘前修史围红袖,殿上成诗得锦袍":这两句想象友人宋蓉庵在朝堂上的风光。说他既能像史官一样专注修史,又能在皇帝面前即兴赋诗赢得赏赐。红袖指侍女,锦袍是皇帝赏赐,都是体现身份地位的象征。
颈联"古迹偶停兰渚棹,高吟堪和浙江涛":转到现实场景,说他们偶然在充满历史韵味的兰渚停船相遇,友人吟诗的声音洪亮得仿佛能与钱塘江潮声相应和。既点明相遇地点,又暗喻友人诗作气势磅礴。
尾联"萧斋雨后逢秋爽,明月秋空对彩毫":最后描写相聚的环境。在简朴的书斋里,雨后秋高气爽,明月当空,两位文人相对执笔写诗。"彩毫"指毛笔,暗指他们都在进行文学创作。
全诗通过历史典故与现实场景的交织,既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又记录了这次难得的知音相聚。诗中"红袖""锦袍"体现富贵气象,"兰渚""浙江"展现自然风光,"萧斋""明月"营造清雅氛围,让读者感受到文人雅集的风流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