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美好寓意,用生动的画面感传递节日氛围。
前两句"篆桃刻印神图术,采药和丹宝笈功"说的是端午节常见的驱邪祈福活动:在桃木上刻符咒(类似现在的挂艾草),采集草药制作丹药(古人认为端午采的药特别灵验)。这些习俗都寄托着人们祈求健康平安的心愿。
后两句"欲验嘉辰蠲毒处,轻炎不入广寒宫"意思是:要验证这个吉祥日子驱邪避毒的效果,就看连暑热都进不了清凉的宫殿(暗指疾病邪气也进不了家门)。这里用"广寒宫"这个月宫仙境的比喻,既形容了端午时节的清凉舒适,又暗示着这个节日的仙气飘飘。
整首诗把端午习俗写得既神秘又美好,就像在说:看啊,我们用桃符驱邪、采药养生,连暑热都不敢来打扰,这个节日真是又神奇又惬意!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让读者感受到传统节日既实用又有趣的文化魅力。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