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宫图

梁山宫高高切云,秦家箫鼓空中闻。
宫殿作云王作龙,何人敢谒滈池君。
珠围翠绕穷天下,道上行人衣半赭。
不觉生灵血液枯,化为宫上鸳鸯瓦。
朝卢生,莫侯生,师事二人学羡门。
焉知以政藏其身,神仙亦死何曾神。
空能诈取六孱国,不识卢生真閒客。
种成间隙卢生去,尚令道士作鬼语。
祖龙竟堕此机中,以璧见欺犹未悟。
鱼腥引得扛鼎来,梁山火灭汉旗开。
何如后世丹青手,一夫不役千楼台。
梁山之图却传世,梁山之宫安在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并表达了对权力和虚幻的追求的思考。

首先,诗的开头描绘了梁山宫的宏伟壮观,高耸入云,仿佛可以触及天空。这里的“切云”和“空中闻”都是形容宫殿之高,让人感受到其宏伟壮观。

接着,诗中提到“宫殿作云王作龙”,意味着这里的宫殿被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而王侯们如同龙一样威严。然而,诗人提出一个问题:“何人敢谒滈池君?”这里“滈池君”指的是神话中的神仙,诗人用这个问题来质疑那些追求权力和地位的人,是否真的有资格进入这样的仙境。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梁山宫的奢华,珠宝翠玉装饰得无以复加,道路上行人衣着简陋。这里的对比,揭示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让人感叹生灵涂炭。

诗的转折出现在“朝卢生,莫侯生,师事二人学羡门”一句,这里的“卢生”和“莫侯生”都是传说中的神仙,诗人用他们来比喻那些追求长生不老的人。然而,诗人指出神仙也是会死的,追求神仙之术的他们最终也会走向死亡。

诗的结尾部分,诗人用“梁山之图却传世,梁山之宫安在哉”来表达对历史的思考。梁山宫虽然曾经辉煌一时,但如今只剩下画作流传于世,而真实的宫殿已经不复存在。这既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是对那些追求虚幻的警示。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梁山宫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权力、财富和虚幻的追求的思考,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的对比和转折,使读者在欣赏壮丽景象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