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九首 其三
悠哉杨执戟,识远才绝奇。
初提草玄笔,颇为人所嗤。
卓卓孔孟道,谢尔平崄巇。
一鉴含幽光,千载方葳蕤。
寄语旷怀士,未达休嗟咨。
心期道自贵,俗态势焉随。
青山保长往,白日贞可窥。
高标谢松柏,孤芳操弗移。
初提草玄笔,颇为人所嗤。
卓卓孔孟道,谢尔平崄巇。
一鉴含幽光,千载方葳蕤。
寄语旷怀士,未达休嗟咨。
心期道自贵,俗态势焉随。
青山保长往,白日贞可窥。
高标谢松柏,孤芳操弗移。
现代解析
这首诗出自唐代张九龄的《感遇九首》,通过描绘古代贤人的形象和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诗的第一句“悠哉杨执戟,识远才绝奇”是说像杨执戟这样的人,见识深远,才能出众。接下来,“初提草玄笔,颇为人所嗤”则描述了他最初著书立说时,虽然很有见解,却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这里用“草玄笔”来形容杨执戟的著作,意思是他的作品如同玄学般深奥难懂。
“卓卓孔孟道,谢尔平崄巇”中的“孔孟道”指的是孔子和孟子的思想,这里作者称赞杨执戟的学识超过了孔孟,认为他的学说比传统的儒家思想更加高明。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杨执戟及其学说的高度赞扬。
“一鉴含幽光,千载方葳蕤”意指杨执戟的思想如明镜一般,映照出深邃的智慧光芒,即便过了千年,这些思想仍然非常宝贵并充满活力。
“寄语旷怀士,未达休嗟咨。心期道自贵,俗态势焉随”是作者对那些有远大志向的士人说的。如果他们尚未被世人认可,不要灰心叹息,因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追求,不随世俗的评价而改变。
“青山保长往,白日贞可窥”描述了自然界的恒定与永恒,以青山和白日象征永恒不变的精神追求。
“高标谢松柏,孤芳操弗移”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杨执戟的品质如松柏般高洁,他的品行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始终保持本色。
整首诗通过赞美杨执戟及其思想,表达了对高尚品格和深入哲学追求的渴望,反映了一种不受世俗影响的崇高精神,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和永久真理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