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呈逢原

鸿雁最知时,未逃罗与网。
不能忘稻粱,千里安得往。
鸣蜩腹空虚,见喙因其响。
丹凤穴九霄,虞人常梦想(宋王令《广陵集》卷一一)。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几种动物的生存状态,隐喻人在现实中的困境与理想之间的冲突,语言直白但寓意深刻。

前四句写鸿雁:大雁虽然懂得顺应季节迁徙,却逃不过猎人的罗网。它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惦记着食物(稻粱),但这样又怎能自由翱翔千里?这里暗指人为了温饱不得不受制于现实,失去追求远大理想的自由。

中间两句写鸣蝉:蝉整天高声鸣叫,其实肚子里空无一物,反而因为声音招来天敌的啄食。讽刺那些虚张声势却无真才实学的人,最终会因自己的张扬惹祸上身。

最后两句写凤凰:真正的神鸟凤凰栖息在九重天上,但捕鸟人(虞人)却只能徒劳地幻想捕获它。这里用凤凰象征高洁的志向,说明崇高的理想虽然难以实现,却永远让人向往。

全诗通过三种动物的对比,揭示了一个现实道理:为生存奔波会失去自由(鸿雁),虚浮招摇会招致祸患(鸣蝉),而真正崇高的境界(凤凰)往往可望不可即。诗人用动物世界映射人间百态,提醒人们要在现实生存与理想追求间找到平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