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客愁五绝

老身何可病,客舍只宜晴。
晓鼎催煎药,窗间又雨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老年人在异乡生病时的孤独与无奈,语言简单却充满生活细节,很容易让人感同身受。

前两句直白地表达了老人的困境:我这样的年纪哪能生病啊?住在旅店里,本指望天气能好些("只宜晴"既指希望天气晴朗方便养病,也暗含希望人生顺遂的愿望)。这种抱怨带着老年人特有的固执,就像我们常听到老人说"我这把年纪可病不起"一样真实。

后两句用两个生活画面让愁绪更具体:早上药罐子咕嘟咕嘟煮着药,本该静养时,窗外偏偏又下起雨来。"催"字用得巧妙,既写药快煎好了,又暗示病中时光难熬;雨声本无特别,但对病中独居的老人来说,滴滴答答的雨声就像在提醒他的孤独。这种细微的观察特别打动人——我们生病时不也常觉得连天气都在和自己作对吗?

全诗没有直接说"愁",但通过煎药的烟火气、雨声的冷清感,让读者真切感受到老人病中无人照顾的心酸。这种用日常小事表达深沉情感的手法,正是古代诗歌最打动人的地方。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