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道士在元旦(元日)参加道教受箓仪式的场景,充满宗教神秘感和冬日清晨的静谧美。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背景:元旦的凌晨时分,女道士穿着洁净的斋服准备仪式。"更新夜"暗示新旧交替的特殊时刻,"净衣"则体现宗教仪式的庄严。
中间四句用星辰、云雾、霜月等意象营造出空灵意境:凌晨的星光与北斗相连(说明天色尚暗),无云的晴空一望无际。寒霜中传来清越的磬声,月光下的祭坛投下淡淡影子。这些描写既真实又虚幻,既有冬日凌晨的寒冷感,又有宗教仪式的超脱感。
最后两句生动记录仪式过程:女道士恭敬站立聆听法师教诲,仪式结束后,她的左臂上系着新受的符箓归去。"左肘系符"这个细节特别有画面感,让人联想到符箓随风轻摆的样子。
全诗妙在把严肃的宗教仪式写得如诗如画,通过星光、霜月、磬声等意象,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晨光微曦中进行的庄严仪式,感受到女道士虔诚宁静的内心世界。诗中"数星连斗""月高坛影"等句子,既有精确的时间提示,又构成绝美的画面,展现出古代宗教活动与自然交融的独特美感。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