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叶志道字士心葬母于银山丹井之上作丹泉吟

葛公学仙丹有泉,叶公藏母丹泉边。
泉流㶁㶁乱石底,丹光炯炯长松巅。
陟彼屺兮瞻望母,麻衣土枕常庐墓。
难将寸草报春晖,祇觉焄蒿泣秋露。
男儿眼中非无泪,有泪彻泉无厚地。
泉声如咽泪如丹,何待泄融歌大隧。
幽花淡月耿墓门,不招仙魄招母魂。
子规一声苍石裂,白云渺渺山昏昏。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叶志道的孝子,把母亲安葬在丹泉旁的故事。全诗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无法报答母爱的遗憾。

诗的开头用对比手法:葛洪(东晋道士)在这里炼丹求仙,而叶公(叶志道)却选择把母亲葬在这片有灵气的泉水边。泉水在石头间流淌,松树在阳光下闪耀,这些自然景物都成了母子情感的见证。

中间部分直接抒发感情:儿子穿着孝服睡在坟边,像小草无法回报春天的阳光一样,觉得自己永远报答不完母亲的恩情。这里用"寸草春晖"的比喻,说尽了天下子女的共同感受。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此刻的泪水却能穿透厚土直达黄泉,说明悲痛之深。

后段用声音和景象烘托悲伤:泉水声像在呜咽,杜鹃鸟一声啼叫仿佛能把石头哭裂,白云和昏暗的山色更添凄凉。这些自然景物都染上了人的情感,连月亮和野花都在为这位母亲守灵。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质朴的深情,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儿子坐在母亲坟前喃喃自语。通过泉水、杜鹃、白云这些日常景物,让读者感受到:最深的怀念往往就藏在最平常的自然风物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