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办公环境中的心绪。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繁忙工作的感慨和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
首句“终朝谢文墨,嗟此簿书繁”,意思是说,从早到晚都忙于文字工作,感叹文书工作的繁重。这表明了诗人对日常工作的不满和无奈。
“日宴高斋静,风来寒鸟喧”,这里描绘了一幅对比鲜明的画面:白天在高雅的书房里闲适地休息,夜晚却听到窗外寒风中的鸟叫声。这里道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之间的矛盾。
“倦游伤岁序,多病忆田园”,诗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职业生涯后感到疲惫,感叹时光飞逝,同时也回忆起自己过去在田园中的生活,对健康和自由有了新的感悟。
“何事成淫滞,微官岂足言”,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困惑和不满,自问自己为何会因为小小的官职而滞留不去。微官的职位显然不能满足诗人心中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日常工作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既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不满,也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追求。
薛蕙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