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白窃有恨焉,因以陶渊明为答,盖有激云耳
元亮赋归去,富贵比浮云。常于闹里,端的认得主和宾。肯羡当年轩冕,时引壶觞独酌,一笑落冠巾。园圃日成趣,桃李几番春。
挹清风,追往躅,事如新。遗编讽咏,敛衽千载友斯人。君爱谪仙风调,我恨楼船迫胁,终污永王B26D。何似北窗下,寂寞可栖神。
元亮赋归去,富贵比浮云。常于闹里,端的认得主和宾。肯羡当年轩冕,时引壶觞独酌,一笑落冠巾。园圃日成趣,桃李几番春。
挹清风,追往躅,事如新。遗编讽咏,敛衽千载友斯人。君爱谪仙风调,我恨楼船迫胁,终污永王B26D。何似北窗下,寂寞可栖神。
现代解析
这首词通过对比陶渊明和李白的人生选择,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压迫的愤懑。
上阕赞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1. "富贵比浮云"——陶渊明把荣华富贵看作天上飘过的云,毫不在意
2. "闹里认得主和宾"——在喧嚣中能分清人生主次(把饮酒赏菊当主业,把做官当副业)
3. "园圃日成趣"——每天在田园里找到乐趣,看桃李花开花落就是他的"职场晋升"
下阕借古讽今:
1. 作者说读陶渊明的诗就像穿越千年交了个朋友,这是"追星"的最高境界
2. 用李白被迫加入永王叛军的遭遇,暗指文人被权势裹挟的无奈(就像当代打工人被迫加班)
3. 最后点题:与其像李白那样卷入政治漩涡,不如学陶渊明在窗前安静发呆(北窗典故指陶渊明夏日乘凉的悠闲)
全词妙在:
- 把陶渊明写成"躺平界鼻祖",把李白写成"职场受害者"
- 用"桃李几番春"这样具象的描写,让抽象的田园生活变得生动可感
- 结尾"寂寞可栖神"道破天机:真正的宁静不是身边没人,而是心里没烦心事
(注:永王B26D应为排版错误,指永王李璘叛乱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