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

负土筑新阡,松楸手亲艺。
结庐居墓傍,猿鹤为垂涕。
屈批几星霜,精诚动天帝。
三宵神泽零,霏霏洒松盖。
晓看岁寒枝,厌浥满苍翠。
初含红日光,颗颗金珠缀。
味分饴蜜甘,香夺芝兰气。
亭午若凝脂,青丝系千穗。
赤城千里传,冠盖日相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亲人墓旁结庐守孝,最终感动上天降下甘露的神奇景象。全诗通过质朴的语言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感动天"的主题。

前四句写实:主人公亲自负土修坟、种植松树,在墓旁搭建草庐守孝,连山中的猿猴鹤鸟都为之感动落泪。这里用动物垂泪的拟人手法,烘托出哀伤氛围。

中间六句写神奇变化:经过多年守孝("几星霜"指多年),主人公的虔诚感动天帝,连续三夜降下甘露。清晨看到松枝上挂满露珠,在阳光下像金色珍珠,味道比蜜糖还甜,香气胜过兰花。这里用"金珠"、"饴蜜"等比喻,把抽象的"神泽"写得具体可感。

最后四句写盛况:正午时分露珠凝结如脂,松针像无数青丝挂着穗子。这个神迹传遍千里,达官贵人纷纷前来瞻仰。"冠盖"指官员的车马,暗示这件事影响之大。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孝"这种精神品质,通过"甘露"这种具体意象展现出来。松树经霜不凋象征坚贞,而天降甘露则是对孝心的最高嘉奖。诗人用"红日光"、"金珠"等明亮意象,把悲伤的守孝场景转化为充满希望的画面,体现了中国文化"善有善报"的朴素观念。

陈岩肖

(1110前—1174后)宋婺州金华人,一作东阳人,字子象,号西郊野叟。陈阙子。高宗绍兴八年以任子中词科。累官兵部侍郎。有《庚溪诗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