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林守游南湖月下歌
紫霄峰头云破涌明月,翠华洞里烟冷生清风。
水光上下相映碧,小舟飞入玻瓈中。
荷露白凝珠,蓼花红缀米。
沈沈水晶宫,金波几千里。
君不见风流太守醉似泥,倒著接䍦骑马归。
南湖风月君不知,问君何似高阳池。
翡翠杓,金叵罗,劝君一杯酒,听我南湖歌。
清风明月万古长如此,有酒不乐将奈何。
水光上下相映碧,小舟飞入玻瓈中。
荷露白凝珠,蓼花红缀米。
沈沈水晶宫,金波几千里。
君不见风流太守醉似泥,倒著接䍦骑马归。
南湖风月君不知,问君何似高阳池。
翡翠杓,金叵罗,劝君一杯酒,听我南湖歌。
清风明月万古长如此,有酒不乐将奈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湖月下游玩的浪漫画面,充满了自然美景和洒脱的醉意。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画面感极强
诗的开头就像电影镜头:紫霄峰顶的云层突然裂开,明月喷涌而出;翠华洞里飘着清冷的烟雾,凉风习习。湖水与月光上下辉映,小舟仿佛滑进了一块巨大的玻璃——这里用"玻璃"形容月光下清澈平静的湖面,特别生动。
2. 色彩与细节
诗人用"荷露白凝珠,蓼花红缀米"这样接地气的比喻:荷叶上的露珠像白珍珠,红色的蓼花像撒了一把红米粒。接着又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水晶宫",金色波纹绵延千里,让人联想到童话般的场景。
3. 醉太守的幽默形象
中间突然插入一个搞笑画面:喝得烂醉的太守(地方官)倒戴着头巾骑马回家。诗人调侃说"你连南湖的美景都顾不上看,和高阳池(著名酒池)有什么区别",这种幽默打破了传统山水诗的严肃感。
4. 及时行乐的情怀
最后用翡翠酒勺、金酒杯劝酒,点明主旨:清风明月永远都在,但人生苦短,有酒不喝更待何时?这种享受当下的态度,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全诗妙在把自然奇景、生活情趣和人生感悟完美融合,语言既华丽又通俗,就像看了一场月光下的湖景直播,最后还带着微醺的快乐劝你"该吃吃该玩玩",读起来特别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