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对比手法展现了古代社会阶级间的巨大差异,核心思想是讽刺统治者不顾民间疾苦。
前四句用时间线展开:四五月梅雨季节时,君王已经抱怨天气热;但等到真正酷暑的六月,君王又该怎么说呢?这里埋下伏笔——真正难熬的夏天还在后头。
中间四句描绘宫廷避暑的奢华场景:用水晶装饰的宫殿像冰山般凉爽,宫女们穿着荷花衣裳,用菱角盘消暑。这些描写越精致,越反衬出最后两句的震撼。
结尾两句突然转向田间:老农在烈日下劳作,后背晒得快要裂开,而深宫里的君王还在喊热。这种强烈对比像一记耳光,瞬间揭穿了统治者的娇贵无知。
全诗妙在不用一句批评,仅通过画面对比就完成讽刺。就像现代人用"空调房里喊热"来调侃不知民间疾苦的人,诗人用农夫的晒背和君王的喊热,戳破了统治阶级的虚伪。这种跨越时空的讽刺,至今读来仍让人会心一笑。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