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车中远望五座山峰时的所见所感,语言朴实却充满画面感。
开头"五峰天外立"用夸张手法,把山峰写得像刺破天空的巨人,让人感受到山势的雄伟。"驴脚惯经过"突然接地气,暗示诗人是个常走山路的旅人,这两句一高一低形成有趣对比。
中间四句是精华。"十载身萍梗"用浮萍比喻自己漂泊十年,突然"今朝面薜萝"——今天终于见到满山藤蔓(薜萝),这种意外相遇的惊喜感扑面而来。"云低山色暗,风急树声多"十个字就画出动态山景:压低的云让山色变暗,狂风把树林刮得哗哗响,仿佛能听见风声。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什么时候能准备好登山木鞋(蜡屐),来山里听樵夫唱歌呢?这个开放式结尾把对山林的向往写得特别真实——就像我们旅游时总说"下次一定再来",但具体何时能再来却说不准。
全诗妙在把看山的过程写得层次分明:从远观震撼,到细看山色,再到引发登山愿望。用的都是"驴脚""树声"这些生活化词汇,却组合出悠远的意境,让人读完后也想去看看那五座神秘的山峰。
胡仲弓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