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径

竹阴清入骨,消得此闲行。
不待锄苍藓,频来径自成。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竹径》这首诗描绘的是一条竹径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首句“竹阴清入骨”,诗人用“入骨”二字形容竹子的阴影,表达出竹子的清凉感觉深入人心。这里的“清”字不仅形容了竹子的颜色,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清静和舒适。

接下来,“消得此闲行”,诗人表示在这样的环境中悠闲地行走,让人感到舒适和满足。这里的“消得”可以理解为“值得”,表达了诗人很享受在竹径中行走的乐趣。

第三句“不待锄苍藓”,“不待”表示不需要,锄是除草的工具,“苍藓”是青苔的一种。整句诗的意思是,这条竹径不需要人们特地来除草清理,它自然形成的路径就已经很清晰了。这也进一步展现了竹径的自然美和原始美。

最后一句“频来径自成”,诗人表示他经常来这条竹径,所以对它很熟悉。这里的“自成”可以理解为“自然形成”,既指竹径的自然形成,也暗指诗人与竹径之间的默契和亲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句,描绘了竹径的自然美和舒适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