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丈剑门见赠原韵 其二 (甲寅(民国三年、一九一四))

落月犹疑在屋梁,凉蝉抱树发清商。
公真健者如松柏,我亦乡人敬梓桑。
著作尚馀扬子草,海邦犹想召公棠。
岿然一座灵光殿,窃幸同时切景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陈剑门赠诗的回应,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敬仰。

首联“落月犹疑在屋梁,凉蝉抱树发清商”描绘了一幅清晨或夜晚的静谧画面——月亮似乎还挂在屋檐上,凉蝉在树上鸣叫,声音清亮。这里用自然景物烘托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可能暗示作者内心的感慨或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颔联“公真健者如松柏,我亦乡人敬梓桑”直接表达对友人的赞美——陈剑门像松柏一样坚韧长寿,而作者作为同乡,对他充满敬仰之情。“梓桑”代指故乡,说明两人有同乡之谊,感情深厚。

颈联“著作尚馀扬子草,海邦犹想召公棠”借用典故赞美友人的才华和德行。“扬子草”指汉代扬雄的著作,比喻陈剑门的文章流传后世;“召公棠”是周代召公在民间施行仁政的典故,形容他的品德受人怀念。这两句是说,友人的文章和美德都让人铭记。

尾联“岿然一座灵光殿,窃幸同时切景行”用“灵光殿”(比喻珍贵而稀少的存在)形容友人的崇高地位,作者感到幸运能与他同时代,并努力向他学习。“景行”指高尚的德行,表达了对友人的追随之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才德的赞美,也有对同乡情谊的珍视,同时流露出对高尚品格的向往。语言自然流畅,用典贴切,展现了传统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敬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