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原常用其留别诗句为题三首 其三 分歧思不禁
馥馥春兰姿,皎皎秋月辉。流光照我怀,馨香袭我衣。
游子惜日暮,行人怀路歧。对酒未成醉,揽衣重徘徊。
孤兽不遑食,离鸿亦呜悲。感之复叹息,益抱离群思。
四海皆兄弟,白首谁相知。断金良不易,丽泽一以资。
胡为远离别,各在天一涯。南陔有真乐,伐木多苦辞。
怀哉复来斯,三岁以为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朋友离别时的深情和不舍,用自然景物烘托内心的情感波动,读来感人至深。
前四句用春兰和秋月起兴,春兰芬芳、秋月皎洁,就像朋友高尚的品格和深厚的情谊。月光照在诗人身上,花香沾染衣衫,暗示朋友的影响无处不在。
中间部分写离别场景。"游子"和"行人"都指即将远行的朋友。夕阳西下更添愁绪,岔路口分别令人伤感。酒还没喝醉就不得不告别,反复整理衣衫表现依依不舍。接着用"孤兽"和"离鸿"自比,野兽顾不上觅食,离群的大雁哀鸣,都是诗人孤独心境的写照。
最后抒发感慨。诗人叹息着,越发感到离群索居的寂寞。虽然常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但白发苍苍时能有几个知己?真挚友谊难求,互相学习的情谊更珍贵。为什么要天各一方呢?诗人想起家中天伦之乐,也想起《诗经》中描写友情的"伐木"篇,最后约定三年后再聚。
全诗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比喻,把朋友间真挚的情谊和离别的不舍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既有对当下离别的伤感,也有对友情的珍视,还有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情感丰富而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