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歌赞颂的是元代名臣刘秉忠(谥号文正公)的一生功绩。全诗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概括了他从平民到重臣的传奇人生。
前两句"脱迹空门,致身台铉"说的是刘秉忠早年曾出家为僧(空门指佛门),后来还俗成为朝廷重臣(台铉指宰相之位)。这种从和尚到宰相的转变,本身就充满戏剧性。
中间四句讲他的政治贡献:"大计密谋"指参与国家重大决策,"忠勤不倦"形容他工作勤勉。滦京(元上都)和"王气所钟"的描写,暗示他辅佐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功绩。
最后两句用"定鼎宅中"(奠定国都)和"召公"(周朝贤臣)的典故,将刘秉忠比作古代名相,强调他辅佐君王定都北京(当时称大都)、稳定政权的重大贡献。
全诗最精彩的是用短短32个字,就勾勒出一个从底层逆袭的能臣形象。通过"空门"与"台铉"的强烈对比,"王气"与"定鼎"的宏大意象,让读者感受到历史风云变幻中个人命运的传奇性。这种以小见大、举重若轻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