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舟

河畔微风发,鸡鸣便放舟。
一帆明月夜,两岸藕花秋。
不作江城客,谁知水国幽。
虫声连四野,触目尽生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泛舟的静谧画面,充满乡愁与孤独感。

开头两句像电影开场:河边的微风吹起,鸡鸣声刚响,诗人就撑船出发了。这里用"便"字显得很随性,有种说走就走的洒脱。

中间四句是航行的美景特写:月光洒在船帆上,两岸秋日的荷花静静绽放。诗人说如果不亲自体验这种漂泊生活,谁能懂得水乡的幽静之美呢?这里"水国幽"三个字特别妙,把江南水乡比作一个与世隔绝的秘境。

最后两句情绪突然转变:四周虫鸣此起彼伏,本该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却让诗人越看越愁。这种反差很有意思——明明在美景中,却感到孤独,就像现代人旅行时突然想家一样。

全诗用最朴实的语言(鸡鸣、虫声、藕花)构建出立体画面,最后落在"愁"字上,让读者跟着诗人一起,从出发时的轻松,慢慢陷入沉思。这种情感的自然流动,正是古诗打动人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