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其二

倾城一片宫沟水。春皱波难起。
夜闻风雨葬倾城。须信人閒天上等飘零。
雕轮宝马城西路。转烛空烟雾。
流莺休觅上阳花。已是绿阴芳草遍人家。

现代解析

这首词用哀婉的笔调描绘了繁华过后的凄凉景象,核心主题是"盛衰无常"。

上阕以宫沟水起兴,用"春皱波难起"暗示昔日繁华已如死水般沉寂。夜里风雨埋葬"倾城",既实写风雨摧花,更暗喻王朝衰败。作者由此感悟:人间富贵与天上仙境,最终都逃不过飘零的命运。

下阕通过今昔对比强化主题:曾经车水马龙的城西路上,如今只剩转瞬即逝的烛光与虚无的烟雾。最后用"流莺"不要寻找上阳宫花的劝诫,点明曾经的皇家园林已变成寻常百姓家的绿荫芳草,暗示朝代更迭中,荣华富贵终将化为平凡。

全词妙在将历史兴衰融入自然景物:用水的停滞、风雨葬花、绿荫覆盖等意象,把抽象的历史规律变得可视可感。语言看似写景,实则句句暗含沧桑,让读者在景物变迁中体会到深沉的世事无常之感。

郑文焯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