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怀念唐代诗人贾岛(字阆仙)的深情之作,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苦吟诗人的敬仰和惋惜。
前两句说:诗歌的雅致境界多么玄妙啊,我高声吟诵时总会想起贾岛。这里用"风雅"代指诗歌艺术,"高吟"既指大声读诗,也暗示对贾岛的追念之情。
中间四句形成强烈对比:普通人最多活百岁,但你的诗应该流传千年。你的尸骨埋在四川(贾岛晚年任长江主簿,卒于蜀地),但灵魂应该回到了北方(贾岛是河北人,燕地代指北方)。这里用"骨"与"魂"的南北分离,突出贾岛生前漂泊的遗憾。
最后两句发出感慨:不知道在这茫茫天地间,还有谁会认真品读你留下的诗篇?这个反问既表达了对贾岛诗歌可能被遗忘的担忧,也暗含着自己作为知音的自许。
全诗语言平实但情感深沉,像朋友聊天一样自然。通过"千年"与"百岁"、"西埋蜀"与"北入燕"的对比,突出贾岛生前困顿与身后不朽的矛盾。最后那个敞开的疑问,让读者也不禁思考:那些用心创作的作品,究竟能在时间长河中留下多少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