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邢惇夫

诗到随州更老成,江山为助笔纵横。
眼看白璧埋黄壤,何况人间父子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黄庭坚悼念早逝的年轻诗人邢惇夫的作品,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深深的惋惜和悲痛。

前两句"诗到随州更老成,江山为助笔纵横"是说邢惇夫的诗才在随州时期更加成熟老练,仿佛得到了当地山水的助力,下笔豪放自如。这里用"江山为助"这个生动的比喻,把自然景物拟人化,暗示邢惇夫的诗歌成就是与天地灵气相通的。

后两句情感突然转折,"眼看白璧埋黄壤"用"白璧"比喻邢惇夫纯洁的才华,用"埋黄壤"这个直白的意象道出年轻生命被黄土掩埋的残酷现实。最后一句"何况人间父子情"更是直击人心——连没有血缘关系的朋友都如此痛心,更何况失去儿子的父亲该有多痛苦呢?这种递进式的抒情手法,让读者能层层深入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痛。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用最普通的语言说出了最普遍的情感:对英才早逝的痛惜,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没有使用任何华丽的辞藻,就像面对面和朋友聊天一样娓娓道来,却让每个读到的人都能体会到那种刻骨铭心的惋惜之情。这种平实中见真情的表达方式,正是这首诗历经千年依然动人的秘密。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0